土壤属,图面表达包括属性配色;如为属性分级图,图面表达还包括分级编号。原则上一个土壤属性对应调,从颜色上区分土壤属性类别。此外,以颜色深浅表示含量大小。15种土壤养分图用色依照《125000~1500000土壤养分图用色与图例规范》(GB/T41475-202进行制图。土壤专题图采用质底法。
对于土壤属性分级图,土壤调查外业调查采样合作队伍,专题图例由计量单位分级代码色块分级的养分含量范围和测试分析部分组成。对于土壤属性栅格渐变图图例,由计量单位养分含量上下限渐变色带和测试分析部分组成。2图例要求其它专题图,颜色的选择应避开已有标准的土壤属性颜色,选用新的色调及符号。
关键界线和面积的容差如成果图含有土地利用界线时,对照已有土地利用界线,界线移位容差为0.0001米。成果图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其成果图面积与县域面积一致。矢量格式制作的面状成果图,除符合,还应满足以下要求元数据信息符合GB/T32739土壤科学数据元数据的相关规定。
无拓扑错误(a)同一图层内不存在面与面重叠,包括*重叠与部分重叠(即面相交),容差为0.0001米;同一面层内不同面要素之间不存在缝隙,面裂隙容差为0.0001米;(b)同一图层内不同要素间线要素不存在重叠或与自身重叠;(c)同一图层内线要素不存在自相交;(d)同一图层内线要素不存在悬挂点;(e)同一图层内线要素不存在伪节点;(f)面层内不存在不规则图斑。(g)面层内不存在碎片多边形;(h)面层内要素不允许存在组合图斑;(i)同层内不存在碎线(长度小于0.2米);(j)图形节点密度符合规范要求,不能过于稀疏稠密(平均节点密度大于70米,或小于1米);(k)图形不存在面自相交环方向错误等不符合入库要求的错误。
数字土壤制图反映的是土壤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主要基于两个理论基础,是土壤成土因子学说,即某一地区的土壤,是土壤母质在一定水热条件和生物因素人为因素作用下,土壤调查,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所形成,其土壤的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具有协同变化的关系;特定的环境条件组合形成特定的土壤,土壤调查数据汇交,相似的环境因子组合布着相似的土壤,土壤调查合作公司,环境组合越相似,其对应的土壤越相似。个理论基础是地理学定律,即环境因子的连续性造成土壤空间分布呈现连续渐变的特征,表现为空间上距离越近的点位土壤属性越相似;相邻两种土壤类型间在空间上往往没有明显的界线,而是呈现出一个过渡区。1数字土壤制图的理论基础附录数字土壤制图的理论基础与主要方法